前言
礙於最近做事有點手忙腳亂,沒有很有效的管理時間,記錄下來讓往後能有個經驗可循並增加自我管理能力。
實作項目
Docker & Docker-Compose
我記得上次自己弄 docker container 已經是一年多前,當時還結合 Drone CI 來跑(好久了 👀),對於 Dockerfile 使用方法依稀有點印象,而最近因為看了許多 open source 後對於 Dockerfile 的內容了解度也提升了許多(實在是個不錯的方法 👍),會這樣子弄的原因是我認為 Serverless 的架構很容易被 AWS 綁架,我認為 API 這類可拆出來的功能應該要包成 container 增加彈性不讓平台限制,被這個想法 trigger 後就來好好練習 Docker 了 🏋️♂️。
這次使用 Twitch-Bot 做我的練習對象,裡面主要用了 node
以及 mongo
兩個服務,在此同時如果各別起 docker 挺麻煩,因此就需要使用 docker-compose
幫忙啟動,而在這過程中學到了:
- 把 Dockerfile 遷移到 docker-compose 上 (
如何複製別人的檔案(大誤))。 - 藉由 docker-compose 裡面的
network
連接兩個容器的使用方法。 - Google container-registry 上傳以及 gcloud 過期的 docker 使用方法(參考),同時也修正後可以使用 docker 的原生指令將 container 送上 Google。
接下來就是趁六月 credit 過期前趕快來玩玩 Google Kubernetes 🚀
AWS IoT Job
最近在公司實作 AWS IoT Job 部分的功能(以下稱為 Job),因為 Job 每次執行收費約 1 塊台幣,之所以會用它是因為在 IoT 執行時不是只會單純發送訊號出來讓後台收訊號做事,而是需要跟後台經過一連串的溝通來達成功能(例如 韌體更新
),當然還有很多更複雜的功能,這邊只列舉一個小部分。
從這段時間的實作上學到的部分:
裝置工作列表
當後台的 Queue 同時塞進很多工作時要如何管理並通知裝置此時的工作有哪些(All Job)以及要做哪件事(Next Job),實作這功能時不能只考慮到一個裝置,而是考慮到 N 個裝置時要如何過濾並管理狀態機,限制裝置要依照狀態執行避免系統錯亂。
平台化
之前主要功能都是介接 AWS IoT,而這次是要實作一個類似的功能提供給其他使用者,不能只開一個 API 就想要功能都包好,而是將功能明確劃分,讓使用者可以有彈性的去組合,只是在此時我沒有處理得很好,之後的 Task 需要更注意。
LINE SDK - Narrowcast Client API
參考 Pull Request: Add narrowcast client api #237
工廠模式
功能主要是讓開發者可以透過 API 來做分眾的推播,在實作這個 issue 時讓我原本模糊的工廠模式清晰了許多,主要是 SDK 使用了 Python Class 來擔任 Model 的角色,讓進來資料可以經過 model 去轉換成對應的 key-value,所有的資料都分類進去對應的工廠處理完再回傳出來。
在還沒開始看 code 前只想著要寫什麼邏輯去處理,其實使用 Model 的方法就處理掉大部分資料格式的問題,很多 LINE 文件已經清楚定義的格式只要照著填就解決了,只是在這個 Task 遇到了Python 保留字
的問題,而經過各種 google 後只好自己寫邏輯去判斷掉這件事,之後只能繼續看有沒有更好的寫法可以取代掉這個保留字
的問題。
Lint
官方 Github 有寫要 Contribute 時需要執行的內容(參考),lint 則是遵照flake8
,而執行tox
後會對每個版本的 python 去做測試,但像我電腦只有 3.7 版 tox 就只會針對這個版本做測試。
- 在這件事上學到的
tab
與空白鍵(space)
的差異,PEP-08 上也告訴建議使用空白鍵
,而 python 3 之後也不允許兩個混用,畢盡 python 是很注重縮排,既然官網都寫了哪有不遵守的道理呢?😃
Lint 也不會無緣無故來刁難開發者 XD
- 內部函式(Class、Function)都需要再第一行下註解,而會這樣用的因素可能在 python 上並沒有
public
、private
的觀念,透過這樣的方法來表示它(Class、Function)是一個內部函式,藉由 Lint 讓開發者可以知道這個功能是內部還外部,只是在 python 只能使用這個 lint 讓大家遵守這規則,如果沒有 CI 要硬上的話其實也管不住,畢竟不像 golang 這類語言會編譯(汗顏)。
總之使用 lint 的好處就是開發風格可以統一,能夠盡量避免不必要的 programing 麻煩,在寫任何語言都推薦使用各個語言的 lint,雖然一開始會很討厭它,但它真的是在幫助你 😆。
Netflix
這時間與家人一起訂閱了一年份的會員,而我的初衷就是想把英文學好,而我也花了時間好好的看完一部全英文影集(發英與字幕),第一次嘗試這樣看全英文,並且邊看邊 Google 翻譯不懂的單字同時口述跟著念一遍增加記憶力,隨著工作量減輕後下班也可以再安排時間繼續看下個影集學了~
然後迷上了
愛的迫降
這個韓劇,推薦喜歡看愛情片的朋友去看 ❤️
武漢肺炎
最近剛好因為這傳染病盛行,除了防疫之餘,g0v 也提供 API 讓開發者可以拿去介接,隨著大家各種開發前端 web 以及 chatbot …的應用後本來在想有個什麼想法可以參與這個全民黑客松,只是我認為用途實在重複性太高,而在大家開發應用時我又剛好在寫 LINE SDK,錯失了第一時間發佈口罩相關的服務建立時間,本來想到 LIFF v2 + LINE Notify,但只是在使用上很容易吵到用戶進而封鎖它(LINE Notify),因此要考慮好功能再來看會不會有比較好的使用情境。
出入公共場所記得戴口罩,有帶隨身瓶酒精的記得消毒!😷
結論
有時候在思考與規劃的過程中如果經驗不夠時真的很難馬上到位,不過任何事情都一樣,若這件事可以輕鬆且又得心應手,代表它可能已經是你熟悉的領域或是過於簡單,就像我一開始處理社群一樣,若是沒有前輩們帶著走的話我跟本無法有效地處理事情,總之凡是起頭難,即早加入即早熟悉各個領域才是王道 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