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【DevFest 2023】Empowering Community-Driven Learning through Serverless Practice

前言

經歷過連續兩週兩場 DevFest 2023 的經驗(12/9, 12/16),真的是把我畢生所學都拿出來榨乾了😆,但也很高興有機會在台中以及台北跟大家分享我在業餘時間透過 Google Cloud 開發 Side Project 的經驗談,以下內容為台北場內容,有興趣的跟著一起往下看吧!

如何透過社群學習?

Clone Knowledge

知識是可以複製的,開源社群另一個好處就是不用重複造輪子,初學時可能看了許多文件與文章,但終於找到當中了一些範例,這時候當然就先把他抓下來使用看看囉!

以自學角度來說,我會推薦經常去複製許多專案,了解自己正在研究的東西有哪些方案,但同步要記得 License 的問題唷!如果商用時要記得備註來源,尊重原作者 ✍️

Build Example

當我們開始熟悉學習的內容(e.g. Public Cloud, LINE Bot, 程式語言…),應該本機都有很多 Clone 下來的專案,藉由平日生活中有些週期性的事情,開始可以把前人的經驗拿來改寫,把它變成事宜些有趣的專案。

上圖範例為我近期為了玩滑板做的爬蟲 - louis70109/skatepark-CCTV-line,也是幫我解決我在台北時時常下雨不能出去玩的問題

Contribute Expertise

隨著範例越寫越多,會發現有些相依專案有些以下問題:

  • 註解寫一半
  • README label、格式沒對齊
  • function name 有錯
  • 駝峰語言用底線(_)
    • CamelCase(駝峰), JavaScript: 駝峰式居多
    • snake*case(蛇行用法), Python: 基本上都用 * 命名變數與 function,但 Class 會用駝峰,這都能送 PR 幫忙調整

不論專案的大小、公司內外,都會有很多以上的問題,順手幫忙一起修,讓每個專案越來越完整!

像前陣子我就剛好找到 nuxt.js 的範例註解沒寫完(PR #23999),幫忙修正掉,雖然看起來只是小事,但開源專案也是需要細心的人來一起幫忙監督,才能讓開源圈子越來越好唷!

為什麼我要用 Cloud Run?

Serverless 是個概念,主要讓開發者可以專注在開發上,資源沒在用時可以先冷卻(Cold Start 文章),而使用 Google 的 Cloud 又會有以下的優勢:

  • 彈性
    • 流量計價,我個人專案大概部署五個服務在 Cloud Run 上,資料庫都用 Firebase,一個月大概花費一百塊以內,基本上費用都不會太高
    • 萬一專案真的紅了,Cloud Run 還能 auto scaling,Infra 的管理我們都不用管,這樣真的對於一個開發者來非常棒!
  • 易用性
    • GCP 在開發者體驗上做得非常好,gcloud 指令方便文件也易讀,甚至部署上去不用寫一堆 config 設定,只要 deploy 上去接下來在介面上找問題即可!
  • 區域性:雖然都知道文件看英文可以獲得一手資訊,但有時候抓蟲看中文還是比較快!
    • GCP 好處就是中文文件大部分都有支援
    • 台灣也有機房
    • 真的不行還可以找客服幫忙,若是企業又會更快些 (畢竟有錢)

佈署方式的選擇與適用情況

以下三種是我常用來部署自己專案的方式:

gcloud 指令 (速度: 快)

  • 最直覺的操作方式,任何有部署經驗的人都會習慣的用法
  • 通常公司電腦有資安阻擋,因此建議使用自己的電腦操作
  • 多人團隊建議綁定自動部署

一鍵部署 Cloud Shell (速度: 中)

  • 在 quicklab、Cloud Function…etc 很多 GCP 服務都可使用
  • 主要讓開發者在任何已登入的瀏覽器上直接操作,無需再另外 ssh 進去
  • 若有資安軟體阻擋,這方式可以直接線上操作,安全又 衛生 守規定

GitHub 綁定自動部署 (速度: 慢)

  • 不論團隊大小,都很適合的方式
  • 通通交給機器處理,不會有手動上沒有參數導致錯誤的問題
  • 介面直接設定又穩定

雲端資源整合

圖床功能比較

由於 Side Project 是閒暇時間實作,在求快下就使用 GitHub Repo 作為圖床,但建議別一次傳太大的檔案上去,如果是一些小圖片個人覺得很適合

如果專案上需要多些權限、階層控管,也需要做後續的整合,這邊就會建議使用 Cloud Storage 作為圖床

以上就看需求選擇,個人認為這費用不算高(當投資),讓自己開發順手同時累積經驗比較重要喔!

資料儲存

打從職涯剛開始都是使用 RDBMS 習慣,很常會先以 MySQL、PostgreSQL 為主,如果是自己擁有主機架設這成本較低

但隨著現在服務都放 Public Cloud,而 SQL 的費用曾經體驗過會非常高 💰,在服務上還可以選擇另一個非常棒的 NoSQL 服務 - Firebase 作為資料儲存的地方,這上面不僅有資料儲存功能,同時也能部署網站、分析…etc,文件式的操作方法在 Side Project 上非常快速也方便(畢竟沒啥邏輯),並且能用 JSON 的方式讀取,操作起來就很像呼叫個 API Server 吐資料,上圖比較表也提供給大家~

選擇適合的 Side Project

以下與大家分享在閒暇時間部署於 GCP 的幾個 Side Project:

由於用 LINE 是我每天必經之路,我製作了一個 LINE Bot 記錄我平常收集到的零碎資訊(網站、圖片、點子),幫我儲存在 GitHub Repo 上,有時在搭交通工具時也會當暫時的部落格編輯器(回家再調格式)

近期因為愛上滑板 🛹,因此寫了一隻 LINE Bot 來擷取台北滑板場攝影機的畫面,畢竟台北市一個陰晴不定的都市,經常需要靠這隻 Bot 來幫我看看地板是否乾了沒,再決定要不要出門,避免浪費太多時間~

CCTV LINE Bot

延伸閱讀:如何設定 Cloud Function 2nd gen 來改善截圖爬蟲的效率!

另外一隻則是 Calendar Bot,透過 OpenAI 幫我整理凌亂的資訊,變成 Google Calendar 可以使用的方式。

因為 Google Calendar 可以透過 GET 網址的方式在已登入的瀏覽器上直接加入行事曆,因為個人使用習慣都在手機上安排行事曆,因此在 LINE Bot 這邊需要加上 ?openExternalBrowser=1 的參數,強制在外部瀏覽器(Safari)打開,如此才會跳到 App 上操作

講了那麼多 LINE Bot,當然也有 Web 的工具,過去因為活動需要,想把 QR Code 變得更好看,能夠在背景放上圖片,因此自己做了一個網站,讓我上傳圖片以及網址,就能變成一個漂亮個 QR Code,看起來吸引力十足也不用靠設計師了 😆

該帶走點什麼 ✍️

上述介紹了許多,因為是日常需要才使用,也就是有事件才會使用,因此個人認為在事件驅動開發的服務上就會很適合這些 Serverless 的雲服務,當然參數調整好也可以當一般常見的 SPA、CMS…etc

1st & 2nd Cloud Function 跟 Cloud Run 有什麼差嗎?

另外在 2023/8/10 Cloud Functions 也升級了,過往要做許多介接其他 GCP 服務大多都會使用 Cloud Run (Big Query、Cloud Storage、Eventarc..etc),在這次的升級上讓 Functions 的底層置換成 Cloud Run,也就是說把底層都換成 Knative 的方式執行,如此一來 Google 能夠統一格式,用戶在操作上也不會搞混兩邊的 Container 差異

結論

最後再次感謝 GDG DevFest 2023 團隊給我這個演講機會來分享 - Empowering Community-Driven Learning through Serverless Practice,藉由這次的演講跟大家分享我做 Side Project 以來的一些心路歷程以及看法,若有任何的建議與回饋,都歡迎下方留言讓我知道唷!